匠心筑梦笃行致远④徐彪:改良创新古典针法


“用掌指关节的关节面在体表滚动,手和身体不能有摩擦。”记者走进诊室时,徐彪正在一边看诊病人,一边给身旁的徒弟耐心细致地讲解。

徐彪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在成都锦欣中医医院从事针灸推拿临床工作十余年。擅长针药结合、中西医结合诊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腱鞘炎、肩周炎等疾病。行医十余载,其改良创新了古典针法“阴阳平衡针”“鬼门十三针”,治愈了多种疑难病症。

01善钻研:学和创新古典针法

而谈及接触到古典针法的契机,徐彪直言是一次偶然。几年前,徐彪接诊过一位重度抑郁症,尝试过多种治疗方法,但都效果平平,这也成了他的心结。一次外出交流学时,徐彪第一次接触到古典针法,便产生了进一步学的想法。“当时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学的,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个可以治疗患者的新手段。”

念头一产生,徐彪便立即行动了起来。古典针法源于经典,学古典针法时,徐彪除了四处请教有经验的老师傅,晚上回去还得“啃书”。“传统针法灸法源于经典,我们要做到遵古而不泥古,挖掘隐藏其中的奥秘。”翻阅古籍的过程中,徐彪将治疗经验融入,逐渐形成了“百病源于阴阳失衡”的主要学术思想,并创造出一套阴阳调和针法,其“改良鬼门十三针法”尤其擅长治疗情志病。

古典针法需要扎实的针灸功底,对医生的针法要求很高,需要不断摸索针感。“它有特定的使用人群,难点在辨别病人的病因、病机。因为常规治疗是取病灶对应的穴位来针灸,而阴阳平衡针法是用取此穴位治疗彼病灶。比如,病人存在腰背部的问题,我们运用远端平衡针,可能在腹部或四肢等部位进行治疗,反而效果更好。”在现场,记者看到徐彪在找准穴位后落针干脆利落,没有丝毫犹豫,显示出多年沉淀的深厚功底。

02守初心:学医是为治病救人

“急人之所急,苦人之所苦。”徐彪坦言自己学医初衷很单纯,因为家人身体不好,想给他们多一份健康保障。而从接触中医到正式行医的十余年里,在不断摸索治疗疾病新方法、新手段的过程中,心态早已发生变化,他逐渐体会到“学医救人”的意义所在。在医院工作时,徐彪一天要走超15000步,接诊30位左右的病人。年就诊人次达1万余次,有效率为90%以上。

技艺贵精,亦重传承。“中医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在薪火相传中方能生生不息。”中医师承教育是中医药人才培养和传承的重要方式。徐彪的“课堂”常设在徐彪古典针法与传承与创新工作室里,在临床运用中交流、传授技术是主要教学方式。“中医是一门漫长的学问,先有德而后专艺,有热爱方能始终。”这是徐彪对自己的要求,也是收徒的标准。

对医术精湛的追求,让徐彪取得成都市锦江区2022年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2023年度锦江区好医生称号,并被评为2022年度锦江区卫健系统先进个人。近日,徐彪也被评为锦江区第七届濯锦工匠。他表示,工匠精神是一种实际行动,“希望可以为推动弘扬中医文化、培养中医药人才、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和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锦江融媒






最近更新

热点聚焦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