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高管专访避坑指南:媒体管家16年采访经验总结的7大禁忌
企业高管专访避坑指南:媒体管家16年采访经验总结的7大禁忌
禁忌1:问题设计偏离核心目标,沦为“无效对话”
问题示例:
“您能介绍一下公司的发展历程吗?”(过于宽泛,缺乏针对性)
致命后果:
高管回答易流于表面,无法传递品牌战略、竞争优势等核心信息,导致传播效果大打折扣。
媒体管家解决方案:
主题聚焦:围绕企业战略、行业趋势、创新理念等设计问题,例如:
“在行业同质化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企业如何通过差异化战略构建护城河?”
数据支撑:引用行业报告或企业数据,增强问题专业性,如:
“根据第三方数据,贵司在XX领域的市场份额已达30%,未来如何保持这一优势?”
禁忌2:过度依赖“标准答案”,忽视高管个人魅力
问题示例:
“公司未来的发展规划是什么?”(高管可能背诵预设稿件)
致命后果:
内容同质化严重,难以形成差异化传播,观众易产生审美疲劳。
媒体管家解决方案:
场景化提问:结合高管经历或行业热点,挖掘个人故事,例如:
“您曾在XX领域有十年深耕经验,这段经历如何影响了您对当前行业变革的判断?”
开放性问题:鼓励高管分享观点而非事实,如:
“如果用三个关键词形容您理想中的企业生态,会是什么?”
禁忌3:忽视背景调研,问出“低级错误”
问题示例:
“听说贵司最近推出了新产品,能介绍一下吗?”(未提前了解产品细节)
致命后果:
暴露准备不足,损害媒体专业性,甚至引发高管质疑。
媒体管家解决方案:
深度资料研读:提前分析企业年报、行业报告、高管公开演讲,提炼关键信息。
预沟通机制:与高管团队确认采访重点,避免触及敏感话题(如财务数据、未公开战略)。
禁忌4:问题冗长复杂,导致“理解偏差”
问题示例:
“考虑到当前行业政策调整和消费者需求变化,贵司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和供应链优化来应对市场竞争并实现可持续发展?”(逻辑链过长)
致命后果:
高管可能抓不住重点,回答偏离主题,编辑需大幅删减,影响内容完整性。
媒体管家解决方案:
简洁表达:每个问题控制在20字以内,例如:
“政策收紧对业务的影响是什么?”
分层提问:将复杂问题拆解为多个子问题,逐步深入。
禁忌5:涉及敏感话题,引发“公关危机”
问题示例:
“有传言称贵司存在财务造假,您如何回应?”(未核实信息真实性)
致命后果:
激化矛盾,甚至导致法律纠纷,损害企业品牌形象。
媒体管家解决方案:
风险预判:提前列出可能引发争议的问题清单,与法务团队审核。
中立表述:避免主观判断,例如:
“近期有媒体对XX事件提出质疑,贵司的立场是什么?”
禁忌6:忽视非语言沟通,导致“氛围僵化”
问题示例:
全程低头记录,缺乏眼神交流,语气生硬。
致命后果:
高管紧张,回答拘谨,观众感知为“机械式访谈”,缺乏感染力。
媒体管家解决方案:
肢体语言管理:保持微笑、点头,用开放姿态传递友好信号。
语气调节:根据问题类型调整语调(如严肃话题降低语速,轻松话题适度幽默)。
禁忌7:采访后“失联”,损害长期合作
问题示例:
未及时发送感谢信,未提供采访素材(如照片、视频),对高管需求响应迟缓。
致命后果:
企业质疑媒体专业性,后续合作难度增加。
媒体管家解决方案:
即时反馈:采访结束后2小时内发送感谢邮件,附采访记录初稿供确认。
素材支持:提供高清图片、短视频片段,方便企业二次传播。
媒体管家服务价值:从“避坑”到“增值”
资源整合力:覆盖全国超4万家媒体资源,确保专访精准触达目标受众。
技术驱动力:通过AI智能邀约系统、数据魔方等工具,实现传播效果量化追踪。
全链路服务:从前期策划、现场执行到后期传播,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案例佐证:
在某消费电子品牌新品发布专访中,媒体管家通过“央视《消费主张》栏目+B站科技区UP主”的组合,实现单场活动曝光量超500万,带动新品预售额突破2800万元。
媒体管家【www.zhaomedia.com】隶属于上海软闻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媒体公关服务商。专注于提供全国各地媒体统筹与媒体发布服务,主要服务形式包括媒体策略定制、媒体方案执行、媒体邀约与统筹、媒体群访专访、视频直播、图片直播、网红主播经纪、撰稿及软文发布等。目前全国各类合作媒体资源超过4万余家,涵盖各地广播电视台、报纸杂志、视频媒体、网络媒体、垂直媒体、地方媒体、自媒体及网红主播资源。全国媒体邀约合作咨询:135-0169-8868